所謂“校園一卡通”即在學校內,凡有現金、票證或需要識別身份的場合均采用智能卡來完成。 為學校的管理帶來了高效、方便與安全。一卡通系統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為校園信息化提供信息采集的基礎工程之一,具有學校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的部分功能。實現“一卡在手,走遍校園”。
校園一卡通系統架構在校園網上,以感應式射頻IC卡為媒介,綜合提供身份識別與電子支付服務功能的系統平臺,以及構架在此平臺上的各種信息化應用系統。

方案框架
· 校園一卡通管理系統是各種應用系統的集成,它是貫穿各應用系統的主線,包括能夠將這些應用系統集成的基礎系統。可簡單概括為:(1+l+N),即一個基礎平臺、一個門戶和N個應用系統:
1)一個基礎平臺(一卡通公共平臺) 一個基礎平臺是校園一卡通的基礎,為各個應用系統的集成提供一系列的基礎服務,使得各應用系統之間能夠實現數據共享、系統間的應用訪問、向用戶提供統一的訪問接口等。由以下五部分組成:
應用管理:應用程序管理、用戶與角色管理、WEB漫游;
數據交換:提供統一的信息視圖、數據服務、數據維護;
空間管理:為用戶提供統一的虛擬存儲空間和空間管理的各種接口與工 具; 文檔管理:提供文檔管理的規范、接口與工具;
信息發布:提供模版管理、信息管理與信息發布的工具。
2)一個門戶
一個門戶是整個數字校園的單一訪問點,它給用戶提供統一的使用界面,用戶進入門戶后,可獲得與其身份相稱的各項服務。
3)N個應用系統
解決業務邏輯和信息服務的需求,是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支撐。N個應用系統,是指學校中教學、管理的業務系統。業務邏輯復雜,各個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可相對獨立進行。使系統的邊界和目標定在有限的范圍內,并可根據需要分階段建設。 各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由基礎平臺承擔,并提供相應的應用訪問接口。各個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由基礎平臺的數據中心完成。
方案功能
· 1)一卡通系統為契機,建立校園各類管理人員/教工/學生各種組織機構基本的、統一的信息化標準,強化集中式的信息規范管理,促進校園的規范管理和校園的信息化建設;
2)符合校園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需求的“一卡通數據平臺,實現相關數據信息的集成及共享;
3)所有的證件都由員工智能IC卡代替,實現身份識別的數據共享;
4)學生(教工卡、消費、水電節能、上機、圖書借閱、考勤、門禁、學費收繳等功能